202307/22
2023.07.22
東海大學執行臺捷(MOST-GACR)雙邊合作
AI 醫療的跨國實地研究

首頁 / 新聞 / 學術研究
分類:學術研究  點閱:410
分享至:

    

       (Czech Science Foundation, GACR)於 2008 年簽署科學與技術合作備忘錄,共同補助臺捷(MOST-GACR)雙邊協議國際合作計畫。2021年東海大學通過科技部與捷克技術署雙邊協議擴充加值型(add-on)國際合作計畫核定補助「人工智慧輔助健康照護機器人原型之研究及建置」計畫三年期(圖1a 及1b) 。

 

.            

圖1a .捷克國際合作廠商機器人                                                            圖1b .捷克國際合作夥伴

 

       跨域創新學院院長翁紹仁擔任計畫主持人與此次參訪領隊,隨行有醫療系統聯盟李三剛理事長、東海大學資工系楊朝棟終身特聘教授(圖資長)醫療系統聯盟常務理事、新太平澄清醫院周志建副院長、中正大學資工系劉偉名副教授、勤益科技大學人工智慧系徐永煜助理教授、高科科技大學資管系蔡耀德副教授等一行人。分別負責計畫中呼吸心跳生命徵象的訊號處理,以及防跌倒機制的人工智慧演算法,加上醫療康復運輸機器人最佳路徑的規劃,以及智慧物聯網應用與串流影像物件偵測與識別技術等。

 

       De & Co Hranice s.r.o及ROBOTSYSTEM公司之MULTIROBOT (SMART WALKER)(圖5b)。這項產品在捷克方面已開發數年,其機電控制系統目前大致完備,但訊號處理、人工智慧之高階技術能力還略有不足,這方面由台灣合作夥伴來協助。捷克有三家公司參與這次計畫,除提供產品原型的ROBOTSYSTEM公司之外,還有擅長運輸系統技術的PEŠEK Machinery s.r.o.公司。

 

       6月19日早上六點班機到奧地利的達維也那國際機場,立即搭上接駁車到University of Ostrava做雙方在智慧醫療的交流,亦是ROBOTSYSTEM 公司介紹的學校研究單位,由副院長Prof. Jozef Skarda帶著四位教授及醫生參與技術交流,校方也聽了臺灣聯合團隊研究成果的簡報,特別對於無線生命徵象監測實驗感興趣,亦問到在大量健康據下,如何精準及決定那些變數要使用,因為他們也是在處理健康大數據,常常有類似的問是要解決,於是想瞭解台灣醫療上的經驗。

 

2a . 台灣團隊和University of Ostrava 團隊做雙方在智慧醫療的技術交流

 

2b . 台灣團隊和捷克University of Ostrava 團隊會後合影留念

 

       第二及第三天行程到捷克合作廠商ROBOTSYSTEM 公司,公司所提供的第一代“SMART WALKER”(下圖左一),已經具備電動康復載具的基本功能。使用此載具的病人可以減少臥床及久坐的時間,利用它來四處移動休閒社交。在移動過程中因為是採取站立姿態,可訓練增強身體協調性及平衡感來達到復健的功能。它可在室外和室內環境中使用,同時具有引導步態、支撐和結合站立姿勢騎行的康復能力。其控制系統包括安全和輔助系統,在行走時監視用戶,如果用戶跌跌撞撞或有跌倒的危險,控制系統會自動停止或大幅降低WALKER 的行駛速度。ROBOTSYSTEM 公司分享其SMART WALKER的第一代到第三代產品,與臺灣聯合團隊合作的是第二代(圖3a中間),合作廠商對第一代原型做改進,包括車身底盤、傳動系統、電池系統等。

 

3a . 台灣團隊和ROBOTSYSTEM公司團隊在智慧醫療的整合技術載具

 

3b . 台灣團隊和ROBOTSYSTEM公司團隊會後合影留念

 

3c .ROBOTSYSTEM公司安排午宴款待台灣團隊

 

       ROBOTSYSTEM 公司提到有和這所學校產學合作,University of Ostrava也介紹這所170年的傑出學校Technical University of Ostrava,電資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院長及副院長Prof. Pavel Kromer介紹他們也有在做無人車的導航,利用車子上裝設多個攝像機,來辨識車子周圍情況,印像最深刻是他們運用跟車模式來展示其行車的無人駕駛模式,無人駕駛車就一路跟在前方有駕駛車輛後,不管是行駛、左右轉及方向燈、及停止的動作,都展示的非常流暢,這項技術亦可和我們此次合作計畫的「人工智慧載具路徑規劃」項目中,校方也聽了我們研究成果的簡報,亦很感興趣在計算最佳的導航路徑,並提供實時導航指引,希望未來雙方有合作的機會,感謝他們開放參觀多個實驗室,有無人駕駛車實驗室、工業4.0實驗室、及人因情境實驗等等。

 

.      

5a及5b . 台灣團隊和Technical University of Ostrava 團隊會後合影留念

 

    
圖5c及5d . 台灣團隊和Technical University of Ostrava 團隊做雙方在智慧醫療的技術交流

 

       最後一個行程我們到捷克的中研院物理所FZU,這個單位主要是在研發材料,亦包含醫材,劉偉名教授及翁紹仁教授和FZU團隊曾合作在2020-2022國科會台捷國際合作鏈結法人雙邊協議擴充加值型計畫,其當時國際合作屬於智慧機械領域,將針對鐵道安全議題,發展鐵軌上的感測器及信號處理機制、和月台與平交道安全威脅的影像監測機制,並整合成一套模組化的鐵道安全監控系統。

 


6a . 台灣團隊和捷克中研院物理所團隊會後合影留念

 

 

    

6b及6c. 台灣團隊和捷克中研院物理所團隊做雙方在智慧醫療的技術交流

   

       隨著全球老齡化的到來,以及人們對健康生活的追求,醫療機器人產業將迎來新的成長契機。2023年可望突破30億美元規模。據市調機構Market Research Report資料指出,全球醫療機器人市場2017年26.62億美元,每年平均成長3%,2023年將突破31.1億美元。醫療外科手術機器人、智能義肢與康復機器人、醫用服務機器人等,都將獲得快速發展。在這當中,康復機器人做為醫療機器人的一個重要分支,已經成了國際機器人領域的研究重點,也帶動了相關領域的新技術和新理論的發展。捷克其機械製造業及汽車出口工業相當發達,台灣是資通訊製造及AI大國,並且雙方也在全球擁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平,更因為人工智慧的風起雲湧,我們兩國合作在智慧醫療誓必將這股熱潮流推向新一波高峰。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