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市政府水利局旗下的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於今年3月4日至6月4日,舉辦「親愛的筏子溪 山下無人x靜宜大學x東海大學 創意生態羊毛氈展」,本次特展邀請到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員顏瓊芬、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教授林靜秀共同策展,展現多方合作的成果結晶。
東海大學生態與環境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員顏瓊芬開場致詞
為促進民眾與大學生對於筏子溪流域之認識,更親近筏子溪,特邀請靜宜大學生態人文學系之學生以及山下無人工作室的羊毛氈手作職人―山山老師與環教館共同合作,以多元方式展現筏子溪的自然與生態風貌。讓民眾與大學生們針對筏子溪集水區周遭環境及生態投入自然資源進行藝術創作,學習傾聽自然的語言,拓展對周遭環境的感知解讀能力。
羊毛氈體驗課程與全心投入製作的民眾
筏子溪是臺灣中部地區的重要河川,也是臺中市境內水資源的重要來源之一,因此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特別舉辦此次展覽,希望以藝術形式,呈現筏子溪的生態美與文化價值,以凸顯其重要性,同時強化大眾與筏子溪間的情感連結。
東海大學作為主辦單位之一,與臺中市政府水利局、靜宜大學、山下無人工作室等多方共同合作,結合學術、藝術界、社會大眾及政府等各界力量,以跨領域合作顯示出各界對筏子溪生態環境保育的重視與支持;除此之外,本展覽也成功展現了生態、文化、藝術的結合,未來將繼續致力於生態環境保育的相關研究及推廣。
東海大學作為教育相關機構,希望透過此次結合生態與藝術的展覽,展現筏子溪的生態美景,引起大眾對水文化及環境保護的關注,啟發觀眾對於環境保護的意識,進而落實實際行動,共同守護珍貴的水資源;民眾在享受、欣賞展覽品的同時,亦可進一步了解作品之生態理念與背後意義,並對筏子溪的生物多樣性有更深層的認識。
特展開幕當日,邀請到各單位的長官、參展師生、在地民眾等人員一同參與開幕儀式,展現筏子溪流域的多元文化。而當天亦邀請山山老師進行「羊毛氈手作課程」工作坊等相關活動,親自教授羊毛氈製作技巧,讓民眾能夠透過製作專屬的生態羊毛氈作品,強化與筏子溪之間的情感連結,提升環境意識與永續概念。特展期間也會持續辦理相關活動,歡迎民眾攜朋引伴一同前來參觀!
開幕儀式合照
水利局總工程司連昭榮致詞
筏子溪水文化暨環境教育館於3/4~6/4舉辦創意生態羊毛氈展